已偵測此區域的寬頻網路 HN (HiNet) 帳號
* 若使用前述中華寬頻HN為登入帳號,日後皆需在相同寬頻網域才能再登入使用;且擁有此中華寬頻HN帳號與密碼者皆可登入。
* 請勿使用公共區域網路登入,如咖啡店、社區共用網路、公開場所免費網路等。
* 您的手機門號就是登入帳號
* 您的中華寬頻 HN (HiNet) 帳號就是登入帳號
手機號碼
Fox+中華用戶請注意
2009. 全61集 .普通級 .HD畫質
陸劇
4.2
北宋仁宗年間陳州饑荒,安樂侯龐昱奉旨賑災卻私吞賑銀克扣賑糧,導致哀鴻遍野民怨沸騰。開封府尹包拯奉旨督賑,讓展昭前往安樂侯府將龐昱帶回府問話,龐昱以皇氏身份告誡包拯無權辦他,然而那包拯乃是鐵面無私的清官,在請出皇上聖旨之後,龐昱才感害怕,在查明罪證後將龐昱以御賜龍頭鍘處決,隨即放糧賑災民困頓解。斬龐昱雖是大快人必,可因此為日後增添了不少的後患。
展昭至陷空首遇翻江鼠蔣平,蔣平水性奇佳于湖中將船弄沉,展昭臨危不亂安然登岸蔣平暗暗佩服。五鼠之首鑽天鼠盧方告誡眾人不得傷人性命只能點到為止,二遇穿山鼠徐慶,此人天生神力,展昭從容應對也順利過關。包拯等人行經草橋鎮夜宿天齊廟,因展昭已前去陷空島,在展昭追回玉佩前回不回京並無差異,便決定次日於廟中放告,讓百姓可以有冤可伸,此間接獲一名瞎婆遣義子張義前來伸冤,並指名要包拯前往寒窯聽狀,包拯欲查民怨親赴問詢,誰知瞎婆語出驚人竟以皇室自居包拯大為震驚。
包拯震撼至極假稱李妃為多年失散的遠親帶回開封,安頓妥當,並以老夫人相稱,更要求張龍趙虎親自帶人守在廂房門口確保老夫人安全。李妃向包拯擔言,當年李妃果然先行產下一子,劉妃為爭後位教唆太監郭槐勾結產婆,以剝去皮毛狸貓換去嬰兒謊稱李妃產下怪物,並命承禦宮女寇珠將嬰兒帶出城掐死掩埋。寇珠不忍將嬰兒交首領太監陳琳,決定夾帶出宮交予八王爺,八王爺則謊稱是自己所生,將皇子留在府中撫養長大。
白玉堂與韓彰埋下地雷在較技之處其它人均不知情,並稱若是敗在展昭手下,此地便是他二人的葬聲之地。公孫策對能治好李妃的眼疾十分有信心,但囑咐切勿激動,包拯認為要證明此事的最有力人證,便是當年總管陳琳。展昭竭力尋求免戰之方,白玉堂卻堅決要戰,二人激戰過後展昭長劍竟被削斷,正當白玉堂得意之際徐慶赫然發現展昭所用竟是竹劍!
包拯見玉佩追回卻未將白玉堂緝捕,展昭坦言承諾五鼠不加追究並情願承擔失職之罪;包拯心知展昭乃是顧守江湖道義不忍責難,而白玉堂夜闖禁宮驚動聖駕,盜佩留書行徑囂張,皇上又下旨要親自見他,然而聖意如何非包拯能左右,故十分為難。只得先行進宮歸還玉佩之時視皇上動靜再做決斷。包拯請李妃驗證此玉佩是否是當年轉贈與太子的那塊,李妃確認,並待查明細節之後為李妃平反。
包拯感於五鼠義氣再向仁宗請旨特赦,並以讓白玉堂將功折罪作為特赦條件,王丞相亦從中進言仁宗方肯允諾。白玉堂孤身來到開封府向包大人請罪,聽得展昭一席話更是心中佩服。四鼠因擔心白玉堂故也隨後來到開封。包拯於是責令五鼠馳援張龍趙虎保護陳琳進京,以便日後仁宗母子相認時立下大功,以功抵過。包拯的用心,展昭深受感動。展昭在包拯安排之下晉見了李妃娘娘後專責護衛李妃。
而今八王爺認為則是讓一切向皇上稟明的時候了,卻遭到包拯的阻止。只因事發突然,恐怕皇上難以承受。眾人議定待陳琳抵京後,待細節查明理清後方可行動。誰知李妃臨去之時卻被前來求藥的郭槐撞見。郭槐乍見李妃頗覺眼熟,但李妃雙目失明且時隔多年形象已變故郭槐並未認出,李妃得知是郭槐時,心中暗驚卻未形於色,郭槐問明乃是包拯遠親也未再問。回宮之後偶爾提及瞎婆神似當年李妃,卻讓劉后大為疑慮命郭槐詳查瞎婆來處與開封府衙內的動向。
仁宗與李妃終於相見,李妃因抑制不住心中激動之情故流下眼淚,仁宗見狀十分關切,並令包拯早日還李妃一個公道。劉后力邀留宿企圖再加試探,展昭因無法抗旨,又深知將李妃留在宮中乃是置身險地,只得一同留在宮中保護李妃,劉后追問不出,越想越像當年李妃,而郭槐又再三說當年親眼驗看李妃屍體,為確認其身份,劉后令郭槐將李妃請到寢宮來逼問。
五鼠護衛陳琳進京之時,途中遇到殺手行刺,此時方顯五鼠之效,殺手雖多卻難敵五鼠技高,終於擺脫追殺將陳琳安然送進開封府衙。為確保陳琳和李妃在府中的安全,白玉堂主動提出想留下暗中保護人證,包拯考慮到展昭畢竟分身乏術,便准許白玉堂一人留下。為掩人耳目,公孫策讓白玉堂與另外四鼠一同離開後悄悄返回。
包拯與八王爺研商後,認為仁宗對劉后敬之若母,一時之間難以接受事實,決議應循序漸進,婉轉稟告較為妥當,先將郭槐傳喚至開封府先行取得供狀,而後才能向仁宗稟奏。因劉后心知肚明,故不會輕易放人,於是陳琳只能詐稱受寇珠家屬之托申領遺眷補償,故意表現為很為難的樣子向仁宗乞援,仁宗不明內情當即下旨令郭槐前往開封府作證。劉后頓覺不妙,想去見仁宗,要他收回成命,卻被郭槐阻止,生怕包拯以此為藉口大做文章,自認矢口否認當年罪行包拯定將無可奈何,劉后乃派宮廷衛隊同往。
包拯以攻心之策讓陳琳前往大牢探監,逼郭槐說出當時真相,促其認罪,可郭槐卻對當年之事矢口否認,更深信包拯不會在無憑無據的情況下將陳琳斬首,無功而返。然而包拯卻察覺郭槐對鬼神之說倒深信不疑。郭槐來府衙之前和劉后商議,入夜前若不返回宮中,則會降旨前往開封要人,為以防萬一,展昭特地前往八王爺府,請八王爺親臨開封以對抗劉后懿旨。
包拯借機呈上狀紙,將當年狸貓換太子全案來龍去脈向仁宗稟奏,並告訴仁宗當時看到在劉后宮中的那位老夫人便是其生母,要求仁宗即刻認母。仁宗乍聞身世之謎久久難以平息心中震撼,包拯則不可坐視不理,極力說服仁宗,仁宗大怒,令包拯不准過問皇家之事,包拯大膽進言竟遭逐出宮去。原來仁宗生性至孝,二十多年來視劉后如同親生母親一般,從未懷疑過自己的身世,生育之恩與養育之情矛盾兩難。包拯回府後向八王爺和李妃說明了事情的經過,望能給仁宗些時間來消化這件事情,李妃因仁宗拖延將她接進宮去一事不悅。
又值秋決之期,依律每年遭判死罪之囚由地方官府造冊上報開封府勾決,包拯正在審閱勾決名冊之時,卻發現開封府轄下商州有一士兵孫強搶奪民財被判死刑,案卷之中並未陳述孫強犯案動機便草草審結,包拯向來以人命關天自律以免誤判,又因商州馬軍指揮沈讓當年更是由包拯向皇上力保,一向治軍甚嚴,怎會容許屬下犯下如果罪刑,深覺此事有疑,於是決定親赴商州查明原委。
包拯讓展昭將孫強寡母安頓妥當,正待明日傳訊楊豹。此時李全卻到沈讓處通風報信,告之包拯此次前來商州目地在重審孫強一案,誰知楊豹竟擅向李全提出要將孫強自州衙押回軍營企圖以軍法處斬,李全無力阻止只得任由楊豹將孫強帶走,包拯得知後大為惱火,立即率眾前往阻攔,力求保住孫強性命。
展昭為沈蝶的病終日記掛在心,公孫策則勸慰說若有可能不妨讓他盡份力。右衛營指揮本是楊豹之兄楊彪,沈讓親率二人攜帶二營餉冊來見包拯,公孫策在初步清查後發現,證實官兵均已按月簽收並無拖欠軍餉之事。為顯清白楊彪楊豹自請入獄靜候包拯查明此案。包拯心知有異乃順勢將二人暫時押入牢中監管,再仔細核對餉冊及升遷調補文書以查明真偽。
楊氏兄弟雖被關在牢中,卻並非在押人犯,頗受禮遇。包拯並不急於將他們治罪,而是讓張龍趙虎再赴左右衛營遍詢官兵,取得實證後再辦。包拯心知楊彪楊豹自認餉冊可以蒙混過關無需再殺孫強滅口,兇手必定另有其人,卻顯然與二人有關,故而暫不追究偽造餉冊之事,以不審不問的方式讓二人自亂陣腳。
包拯將楊彪楊豹以合謀殺人罪嫌列為重犯,二人由自請入獄頓時變為正式收押。包拯把楊氏兄弟因涉及兩起命案而被正式關押大牢,以靜制動之策必有所獲。李全則又去馬軍將此情況告之沈讓。公孫策為沈蝶拖術前精心準備,務必保持驛館內的肅靜,所有人不得任意走動,更不得接近廂房,展昭則有門外守候,公孫策冒險施術進行的非常順利,若能安然渡過今夜便能痊癒,眾人欣喜,展昭更是照顧有加,寸步不離。
沈讓得知沈蝶的絕症已治好,非但同意二人交往而且對展昭的人品頗為滿意,並在驛館內與展昭切磋武功,之後便前去拜見包拯,包拯為他和展昭之間能化解芥蒂十分欣慰,沈讓因前日私自去大牢探視楊氏兄弟而特地向包拯請罪,包拯在瞭解實情後決定不予追究。
沈蝶的身體恢復的很快,公孫策也建議經常出來走動。楊豹衝動之下以揭發沈讓為要脅,沈讓不為所動,二人因為唯恐遭到暗害連牢中飲食都不敢沾唇。李全深怕出事將此事稟告包拯,包拯則懷疑二人曾經受到威脅。武進要求在牢中結束他們的性命,卻被沈讓拒絕,聲稱無憑無證暫且安全,而馬場的那些寶馬卻成為隱憂,要求武進另找處所安置牠們。
展昭終於決定將沈蝶送回府去以便專心查案,沈蝶並未在意且慶倖展昭能為包拯盡力故而欣然回府,然而沈讓對於沈蝶的突然回府感到驚訝,因而有了警惕,心知包拯已對他產生了懷疑,本想借沈蝶住在驛館之際,查探驛館內的情況也就此打住。
經公孫策查閱帳冊後,將商州馬軍歷年來購軍馬的帳目記錄在冊,果然發現軍馬的確新購千匹而且買價明顯偏高,倘若從中牟利則暴利可觀,但因劣馬或良駒各人認知不同,所以是否賤馬貴報不得而知,而與馬販接頭購買全由武進經手,包拯乃決定從武進身上著手,關於武進的背景也同時進行清查。
包拯將武進承認罪行一事讓公孫策轉達沈讓,沈讓的反應則痛斥他們為害群之馬。知州李全原本就顢頇無能,竟然背著包拯提審武進,偏又在言語中透露二日之內包拯便可取證查辦武進同夥,武進知道指的必是沈讓,於是越獄而去警告沈讓,包拯得知後十分詫異,認為武進既有了必死之心,又何故要逃呢,想必定是有非逃不可的理由。
沈蝶為沈讓犯下的罪行十分難過,沈讓並不想因為他的事而影響了沈蝶與展昭之間的事,坦言就算日後被包拯查到什麼證據要將他定罪,也決不會讓沈蝶去向展昭求情,兩人交談後不歡而其散。沈讓至此仍不肯捨棄寶馬離開商州,亦不許武進傷害包拯,武進為替沈讓解除危機不惜行刺包拯,卻在四衛及府兵合力護衛下無功而返。
展昭終將帳冊帶回驛館交與公孫策。經過仔細比對,確認沈讓的確違法貪瀆,賤馬貴買,以少報多,從中收取了賄金,於是前往馬場與包拯會合,準備拘捕沈讓。展昭要求先去馬場,包拯一行緩行,當展昭到達馬場後,沈讓早已在等候展昭,並要求與展昭一較高下,展昭畢竟技高一籌勝過沈讓,二人再換馬戰,沈讓果然盡顯大將之風,連展昭都落入下風。
登州知州程元與四海錢莊莊主李坤,官商勾結,魚肉百姓,為所欲為,通判陸欣因查得他們罪證,密報朝廷反而遭到殺害,並被謊報急病暴死。只因程元為龐太師外甥龐貴妃表兄,仁宗欲查幾任通判皆死于任上之謎,卻因群臣面對權貴勢必敷衍了事,特派包拯以勘查邊境海防軍務為主,兼察登州州政為輔之名前往登州調查此案,並確保新上任通判的安全。
唐真抵達登州後,程元特地設下宴席款待唐真一行人,迎賓樓外張燈結綵熱鬧非常,車水馬龍人聲喧嚷。邀宴排場非常奢侈,唐真還在猶豫是否入內,程元已由內出來,一見唐真慌忙迎上,展雲半推半送的硬把唐真請進門內。廳中佈置富麗豪華幾張圓桌均已坐滿,店夥上酒菜。程元將唐真帶入廳中揚聲向全場介紹。
展雲讓羽竹賭,自己卻在一旁看,一連贏了好幾把,引起了段五的注意,更是與段五產生衝突,此時登州捕頭朱剛卻趕至賭坊為雙方化解,於是更加確信州衙與李坤等人確有官商勾結之事實,朱剛將此事回稟程元,程元大贊,認為展雲很可能是打通唐真的一條捷徑。段五對今日在賭坊一事十分生氣,李坤讓嚴冬去查清展雲的底細,方便日後行事,段五不悅。
展雲帶羽竹前往錢莊和李坤手下錢莊掌櫃欲與刁贊見面,待看清是展雲,刁贊立即轉為笑臉忙坐下,言談之中展雲故意透露與李坤有合作之可能,然而展雲的話中之意,刁贊又怎會不明白誘使李坤誤認唐真委託展雲收取好處。包拯令公孫策將銅錢熔化,果然查出其中銅的份量確實減少,可以從中獲利的數目也相當可觀,公孫策認為追查的方向應從使用大量銅錢的地方著手。
程元因包拯的到來變得十分忐忑不安,李坤卻毫不在乎,並稱程元在朝中有龐太師和龐妃勢力不用懼怕包拯,只要敷衍包拯視查州政即可。同時發現徐謙竟已突然暴斃停屍在州衙內。包拯直趨州衙程元惶恐接待,包拯認為徐謙之死必有隱情,故派公孫策驗屍,結果發現徐謙竟然也是死於『無影散』之毒,在程元面前卻故作不知只說乃是死於壽終正寢。
公孫策讓唐福安排與幾位退休官司員在外面見面,以瞭解案情。地點約在杜偉開的私塾之內,眾老者均將所見所聞知無不言的向公孫策說明。展昭同時也查出嚴冬實為遼東嚴三刀後人,那嚴家造福鄉里享有盛名,卻不知為何會助李坤為惡。唐真康復的很快,可以在院子裡隨處走走,展雲為之大喜,展昭卻是一頭霧水,公孫策笑了笑卻未將展雲對唐真有好感之事點明。
包拯在冶煉廠發現在新鑄好的銅錢,精神為之一振,程元卻大惑不解。展雲與杜偉先行,唐福與唐真隨後就到藏糧食的地方,果然查得贓糧並將前來阻止的朱剛扣押。唐真本以為此次程元可難逃法網了,可不知包拯在回衙後卻未對程元追究,僅是將朱剛帶回大牢,並責令由程元負責看管,眾人均覺詫異,連公孫都覺包拯此舉不可思議,原來並非如此,包拯認為程元既與李坤勾結,便欲從程元身上查出李坤的罪行。
龐太師在京城接獲程元急函大驚失色忙入宮求見龐妃,偋退眾人之後將包拯在登州拘捕程元之事提出,要求龐妃向仁宗請旨,阻止包拯審訊程元,龐妃本有礙難之意,龐太師卻利用父女之情逼得龐妃勉強同意,由於聖旨並非即時可下龐太師於是立刻啟程先赴登州,意圖阻止包拯以待聖旨。
包拯聽完李坤的反應之後沉思片刻,沒料到李坤的態度會如此狂妄,包拯為向李坤施壓決定剷除其手下爪牙首先由段五著手,張龍趙虎率領官兵前往賭坊拘提段五回衙問話,段五猶想仗勢拒捕,展昭再次出現在賭坊,段五心知絕非展昭對手,只得束手就擒,李坤得報不禁疑心大起。
唐真等人帶著大隊官兵來到錢莊門口,正式對四海錢莊進行搜查,赫然查出三十餘袋假銅錢將刁贊帶回審訊,刁贊為求自保坦承私鑄銅錢並願用帳冊錢範交換減刑,包拯於是採納刁贊的方法,放他回錢莊取證物。刁贊佯裝無事去見李坤,但李坤早已對他生疑,再令嚴冬格殺刁贊,嚴冬殺了刁贊後,卻故意留下帳冊和錢範供包拯依此證物查辦李坤。
龐太師在包拯升堂前趕到登州試圖阻止包拯審訊程元,包拯卻以聖旨尚未下達開審,將朱剛收監十年並服勞役,而將程元、李坤二人正法。此案已算了結。展昭為嚴冬之死感到可惜,杜偉及三位老者都因包拯的鐵面無私而致謝包拯,包拯則交待幾位大人今後要協助唐真將登州事務儘快納入正軌。展雲終於走出情感陰霾將對唐真的感情轉化為友情,眾人皆感欣慰。
青州山區有一座不為人知的金礦,礦場在官兵的監管之下,礦工們苦不堪言。原來此礦乃是違法盜採之礦,礦工大多都是無辜的百姓,被強行押上山。有些人竟然已經被關押在此三年之久,並且不允許出礦場半步。礦工們若是想逃跑,官兵們奉令格殺勿論。
青州的京東東路經略安撫使張沖得知包拯要來青州後,命屬下等特別注意城中治安,他不希望包拯在青州期間發生任何刑案。包拯一行人經過數日顛簸終於到了青州,展昭先行微服至民間查訪,包拯見過京東東路安撫使張沖後直驅柴王爺府;老友重逢之後份外欣喜,婉兒也適時向柴王爺提出了要替柴玉治病之事,柴王爺感慨良多。原來柴玉平時性格溫順平和,行事卻頗有主見。
展昭為了查清鎮上居民關進大牢便無故失蹤的事,決定夜探州衙。可當展昭潛入大牢後卻發現大牢之中空無一名囚犯,通過威逼牢中衙役才知道,原來囚犯皆被官兵帶走了。展昭回譯官將這一情況稟告包拯,包拯分析極有可能是州衙與青州禁軍之間相互勾結私採金礦,於是對張沖展開了調查。張沖表面上中規中矩,儼然是個盡忠職守兩袖清風的清官,實則州衙捕頭郭北與青州步軍指揮范永會以州衙囚犯為礦工,並以官礦之名瞞住步軍虎賁營全營官兵負責監管採礦之事,正是張沖所指派。
婉兒在為柴玉治病期間,雙方情愫暗生,雖然兩人之間並未挑明但柴王府的總管柴祿卻已察覺到,並且暗自祝福。包拯命展昭在坊間尋找所有失蹤礦工的家屬,並安排日後指證。當然,這項任務就由茶館的林旺和小寶義不容辭的接下。礦坑坍塌事件死傷嚴重,導致採礦進度大大地落後,張沖心急如焚,責令範永儘快復工,范永則不惜讓礦場的礦工冒險搶修。
正在展昭與田青等人苦苦尋找礦脈之時,終於在山中巧遇曾經救過田青性命的樵夫,經過樵夫指路,展昭終於查到礦場所在地,並偶遇小白,展昭囑咐他設法取得官兵腰牌以為憑證。包拯為了要等待田青查出礦場所在地,因此在視察州務上並不急迫。由展昭從山上帶回來的礦石經公孫策辨認後也被確認就是金礦,於是包拯便正式向張沖提出要視察青州獄政,張沖心驚不已,命郭北連夜假造紀錄,以堙滅將囚犯帶進礦場之事實。
小白終於設法取得了礦場官兵的腰牌並在約定的時間交給了展昭,展昭一看在礦場看守的官兵果然就是虎賁營的官兵。在包拯等人未採取行動之前,包拯命張龍趙虎留在驛館之中待命,要特別注意不得讓田青離開驛館更不可讓外人擅入,若是此刻田青的行蹤洩露將對全案有極大的影響。
婉兒在知道整個案件之後非常驚訝,但同時也希望奉獻自己的一絲力量,如果礦工可以被解救出來,她願意為長期被禁錮的礦工們醫療診治。次日包拯至州衙要求張沖同赴礦場,張沖早已準備妥當。包拯率領眾人來到礦場,范永依照張沖的指示意圖將罪行推到虎賁營指揮劉通身上,謂劉通等人拒捕被殺。
被釋放的無辜礦工高興返鄉,老郝、老李、小白也與田青在茶館聚會,田青見丁大嬸心智已失不忍告知丁忠早已在礦場被害,假冒自己就是丁忠甘心侍奉。婉兒利用給柴玉治病之余親自替礦工醫治傷病,然而此時柴玉竟向柴王爺提出向婉兒提親之意,柴王爺方知柴玉對婉兒用情已深,柴王爺猶在擔心婉兒是否首肯,柴玉卻信心十足認定她必會同意。
礦場一案的善後工作總算告一段落,包拯決定要開始追查已開採提煉的黃金下落。張龍趙虎等回到驛館回報,在郊外的山神廟裡發現了郭北和他手下的屍體,而且用的凶刀是郭北自己的配刀,根據屍首的判斷,死了至少已經三天了。郭北武功不差,而能讓他主動交出配刀的,也只有張沖可以做得到。
而此時婉兒則在羊皮背面發現了與柴玉所贈針盒上相同的柴家標記,包拯依此證據推論此案必與王爺府有關,以張沖等人的計畫之周密,想必明白一旦案發,必定會要查黃金的藏處,放眼青州城何處不會去查、不敢去查,除了王府之外別無他。並且聽小王爺的侍童說,張沖去柴府都是和柴總管見面,而最近他到王府的次數也明顯地增加了。
展昭夜探王府,公孫策十分擔心,一再囑咐展昭行事要謹慎,展昭則不以為然,反而替婉兒擔心,公孫不能確定是否該在此時將婉兒與柴玉之間的事告訴展昭,於是只好緩兵。為了讓包拯斷了追查的線索,柴祿要張沖離開青州,張沖則認為只有看好那些黃金不漏半點口風,包拯就無法扯上王府。展昭終於在王府的庫房內找到了堆積如山的金磚。包拯此時有金磚在手,為了不引起柴祿的懷疑,決定明日先以張沖到驛館來當面聽取處置為由,將他引到驛館來。
柴玉未曾想到曾經送給婉兒的針盒會成為今天包拯查案的線索,不盡回想過去。婉兒內心百般矛盾掙扎,前思後想,終於鼓足勇氣直向包拯,此時包拯正在驛館廳中研究案情,對於張沖為何不惜送命也要保護的人始終猜不透,此時婉兒卻向包拯舉報了柴玉與張沖、柴祿之間的可疑行跡,更指出柴玉才是此事的主謀,婉兒含淚將真相說出,包拯等人方才恍然大悟。
柴玉站在廳中,聽候包拯的詢問。柴玉在談話之中仍沒有任何悔意,更是與大宋開國皇帝作比較,讓包拯始料未及,柴玉終於說出採金所得乃是為了籌措軍費,復興大周,柴玉之話乍聽之下似乎言之成理,實則卻全都是狡辯之詞。包拯以春秋大義相責,柴玉幾經辯駁方明改朝換代民心向背之理終伏首認罪。包拯升堂,柴祿因盜採金礦藏匿贓物、合謀殺人之罪判鍘刀之刑。
書生陳世美中舉為新科狀元,奉旨遊京,風光無限。陳世美文采人品均獲太后賞識,意欲招為樂平公主駙馬,仁宗命八王爺前去做媒將之招為駙馬,朝野同慶。公主與駙馬成親三月正欲去答謝八王爺大媒之際,公主身體有恙,陳世美一人前往,八王爺對世美的待人接物甚為滿意,並要親筆繪製一幅“百子千孫”圖贈與二人,祝其早生貴子。
包拯招來香蓮問話,瞭解案情細節。包拯聽香蓮敘述了她在陳家的所有經歷,陳父陳母為能讓孫子有多一點糧食吃,兩位老人竟然狠下心來選擇了自盡這條路,包拯不禁動容,但因陳世美在高中狀元以後,並沒有向原籍通報喜訊,懷疑香蓮口中的陳世美乃是同名同姓之人,駙馬並非其夫婿。駙馬府內,御醫恭喜駙馬公主已有孕在身。
八王爺看到書房的卷軸,瞬間渾身一震心緒久久不能平息,往日情景不禁浮上眼前。憶起與馬幫白羚的往事並發現“明日午時,十里亭前”的字條,八王爺著便服赴約,展昭暗自尾隨。包拯前往丞相府稟明八王爺對此事的態度,並向王丞相詢問新科狀元陳世美的學籍,得知其祖籍並非廬州府舒城縣陳家村而是合肥人氏,包拯大驚。
包拯見到陳春後要求親自帶地保去駙馬府認人。陳春被駙馬府的總管太監魏明收買,陳春乍見陳世美一驚,但陳世美與魏明交換了一下眼神,面露坦言之色。陳春當場認定的確不是同一人,但包拯覺得其中必有蹊蹺。駙馬本應大感不快,但卻欣然配合毫無異議。香蓮亦從陳春口中得知駙馬並非其夫婿陳世美,不禁失望之極。駙馬府內,陳世美質問太監魏明為何陳春會來此地認人,魏明坦然以對。
白大當家告知歐陽春白羚在兩年前已經去世,歐陽春大驚,為完成當年的約定白大當家替白羚一戰但敗于歐陽春刀下,至此卻成就了二人的友誼,歐陽春亦結束漂泊的江湖之路而留在馬幫並接替了馬幫幫主之位,如今再將幫主之位傳于白小雙以成祖業。歐陽春擔心小雙情緒激動之下會對八王爺不利,與展昭火速趕完墳地,願白小雙與八王爺就此可以解開這個心結。八王爺在白羚的墳前終於知道了白小雙就是自己的親生女兒和白羚的死因。
樹林內,魏明帶領韓琪殺了陳春滅口。白小雙從八王爺的言辭中得知八王爺其實是深愛白羚的,當年也要娶白羚,心結終解。白羚墳前,白小雙已原諒八王爺,但仍選擇做一個江湖人,並告知八王爺可隨時來馬幫看望她。展昭護送八王爺回府,途中與八王爺袒露自己也曾在感情上受到傷害,八王爺聽後有所釋懷。仁宗質問包拯關於八王爺擅自離京及包拯查駙馬一事,包拯坦言有所過失,願意去駙馬府致歉,仁宗對於包拯知錯能認十分讚賞。
包拯要求香蓮做人證但如果證實是陳世美,要忍耐不動聲色,秦香蓮下定決心答應了包大人。包拯請求王丞相幫忙將陳世美邀來丞相府作客而包拯作陪,令秦香蓮裝扮成侍女前來奉茶,如此一來令二人相見,相爺應允。香蓮從公孫先生口中知道若駙馬真是夫婿陳世美,依律當判死刑,香蓮大驚失色,公孫先生要香蓮慎重考慮。
陳世美從丞相府回來之後便獨坐院中情緒複雜且憂心不已,公主不禁擔心起來,陳世美只得編造一套說詞。秦香蓮隻身前往駙馬府,秦香蓮向魏明說明此次來駙馬府的目的後,在魏明的安排下與陳世美在柴房中相見。秦香蓮訴說盡家鄉慘狀和滿腹冤屈,陳世美內疚不已,雙目含淚渾身虛脫站立不穩,雙膝一軟跪倒於地。
正在生死關頭之際,秦香蓮逼問韓琪究竟是誰派來殺害他們,韓琪告知是魏明,但駙馬也知道此事。香蓮悲嘆自己怎麼嫁了那樣一個殺妻滅子禽獸不如的陳世美,韓琪聞言義憤填膺但卻左右為難,為了回報魏明的恩情,韓琪橫刀自盡,死前卻告知香蓮回府後引包拯來此地,因為地下埋著兩具屍骨,說完話韓琪橫刀引頸竟然自盡在當場。
公主的即時來到,硬是將駙馬救回了府中,包拯也並未上前阻止。回到府上,陳世美見事已至此,再難隱瞞公主,只好將自己所做之事全盤托出,公主淚流滿面有如晴天霹靂,情緒幾近崩潰。魏明不忍見公主如此傷心,於是獻計讓公主和駙馬進宮,請太后出面救駙馬,公主為了腹中孩兒,不忍心自己的孩子在娘胎之中就失去了父親,只好進宮向太后求情。
之後地保陳春的死則是因為,為了不讓駙馬身份被拆穿,只好接受了陳春的勒索,讓他向包拯做了偽證。而那陳春需索無度再次開口勒索,為免後患所以殺他滅口。魏明更一口咬定是他派韓琪追殺秦香蓮母子,駙馬全不知情。包拯將魏明打入大牢聽候再審,魏明卻一再強調所有事情與駙馬無關,而包拯卻不這麼認為,魏明大驚失色方知弄巧成拙。
太后宣香蓮進宮,想用情感動香蓮,讓其撤銷告訴,並稱會由皇室給出一筆龐大的財務,讓秦香蓮母子能過上富裕的生活,撫養孩子長大成人。香蓮表明自己要的只是公道,並非富裕的生活,太后大怒,秦香蓮卻默然不語。回府後,香蓮向包拯稟明自己願意撤銷告訴,希望包拯可以准秦香蓮帶著兒女回鄉,並稱就連包拯也無法還自己一個公道,她又何必再喊冤。
陳世美在堂上故作鎮定,還是死不改口,不認妻子,不悔其罪。未料包拯竟然一步步設下圈套,無奈之下也只能硬撐。包拯大怒,以冒名頂替停妻再娶、欺瞞皇親欺君罔上的罪名將陳世美入罪。包拯有力的陳述了其罪狀後吩咐龍頭鍘伺候。千鈞一髮之際,太后與公主駕臨,命包拯暫且放人,聲稱駙馬乃是皇親國戚包拯無權審他為由,拖延時間,等候皇帝特赦令。
2009. 全61集 .普通級 .HD畫質
北宋仁宗年間陳州饑荒,安樂侯龐昱奉旨賑災卻私吞賑銀克扣賑糧,導致哀鴻遍野民怨沸騰。開封府尹包拯奉旨督賑,讓展昭前往安樂侯府將龐昱帶回府問話,龐昱以皇氏身份告誡包拯無權辦他,然而那包拯乃是鐵面無私的清官,在請出皇上聖旨之後,龐昱才感害怕,在查明罪證後將龐昱以御賜龍頭鍘處決,隨即放糧賑災民困頓解。斬龐昱雖是大快人必,可因此為日後增添了不少的後患。
展昭至陷空首遇翻江鼠蔣平,蔣平水性奇佳于湖中將船弄沉,展昭臨危不亂安然登岸蔣平暗暗佩服。五鼠之首鑽天鼠盧方告誡眾人不得傷人性命只能點到為止,二遇穿山鼠徐慶,此人天生神力,展昭從容應對也順利過關。包拯等人行經草橋鎮夜宿天齊廟,因展昭已前去陷空島,在展昭追回玉佩前回不回京並無差異,便決定次日於廟中放告,讓百姓可以有冤可伸,此間接獲一名瞎婆遣義子張義前來伸冤,並指名要包拯前往寒窯聽狀,包拯欲查民怨親赴問詢,誰知瞎婆語出驚人竟以皇室自居包拯大為震驚。
包拯震撼至極假稱李妃為多年失散的遠親帶回開封,安頓妥當,並以老夫人相稱,更要求張龍趙虎親自帶人守在廂房門口確保老夫人安全。李妃向包拯擔言,當年李妃果然先行產下一子,劉妃為爭後位教唆太監郭槐勾結產婆,以剝去皮毛狸貓換去嬰兒謊稱李妃產下怪物,並命承禦宮女寇珠將嬰兒帶出城掐死掩埋。寇珠不忍將嬰兒交首領太監陳琳,決定夾帶出宮交予八王爺,八王爺則謊稱是自己所生,將皇子留在府中撫養長大。
白玉堂與韓彰埋下地雷在較技之處其它人均不知情,並稱若是敗在展昭手下,此地便是他二人的葬聲之地。公孫策對能治好李妃的眼疾十分有信心,但囑咐切勿激動,包拯認為要證明此事的最有力人證,便是當年總管陳琳。展昭竭力尋求免戰之方,白玉堂卻堅決要戰,二人激戰過後展昭長劍竟被削斷,正當白玉堂得意之際徐慶赫然發現展昭所用竟是竹劍!
包拯見玉佩追回卻未將白玉堂緝捕,展昭坦言承諾五鼠不加追究並情願承擔失職之罪;包拯心知展昭乃是顧守江湖道義不忍責難,而白玉堂夜闖禁宮驚動聖駕,盜佩留書行徑囂張,皇上又下旨要親自見他,然而聖意如何非包拯能左右,故十分為難。只得先行進宮歸還玉佩之時視皇上動靜再做決斷。包拯請李妃驗證此玉佩是否是當年轉贈與太子的那塊,李妃確認,並待查明細節之後為李妃平反。
包拯感於五鼠義氣再向仁宗請旨特赦,並以讓白玉堂將功折罪作為特赦條件,王丞相亦從中進言仁宗方肯允諾。白玉堂孤身來到開封府向包大人請罪,聽得展昭一席話更是心中佩服。四鼠因擔心白玉堂故也隨後來到開封。包拯於是責令五鼠馳援張龍趙虎保護陳琳進京,以便日後仁宗母子相認時立下大功,以功抵過。包拯的用心,展昭深受感動。展昭在包拯安排之下晉見了李妃娘娘後專責護衛李妃。
而今八王爺認為則是讓一切向皇上稟明的時候了,卻遭到包拯的阻止。只因事發突然,恐怕皇上難以承受。眾人議定待陳琳抵京後,待細節查明理清後方可行動。誰知李妃臨去之時卻被前來求藥的郭槐撞見。郭槐乍見李妃頗覺眼熟,但李妃雙目失明且時隔多年形象已變故郭槐並未認出,李妃得知是郭槐時,心中暗驚卻未形於色,郭槐問明乃是包拯遠親也未再問。回宮之後偶爾提及瞎婆神似當年李妃,卻讓劉后大為疑慮命郭槐詳查瞎婆來處與開封府衙內的動向。
仁宗與李妃終於相見,李妃因抑制不住心中激動之情故流下眼淚,仁宗見狀十分關切,並令包拯早日還李妃一個公道。劉后力邀留宿企圖再加試探,展昭因無法抗旨,又深知將李妃留在宮中乃是置身險地,只得一同留在宮中保護李妃,劉后追問不出,越想越像當年李妃,而郭槐又再三說當年親眼驗看李妃屍體,為確認其身份,劉后令郭槐將李妃請到寢宮來逼問。
五鼠護衛陳琳進京之時,途中遇到殺手行刺,此時方顯五鼠之效,殺手雖多卻難敵五鼠技高,終於擺脫追殺將陳琳安然送進開封府衙。為確保陳琳和李妃在府中的安全,白玉堂主動提出想留下暗中保護人證,包拯考慮到展昭畢竟分身乏術,便准許白玉堂一人留下。為掩人耳目,公孫策讓白玉堂與另外四鼠一同離開後悄悄返回。
包拯與八王爺研商後,認為仁宗對劉后敬之若母,一時之間難以接受事實,決議應循序漸進,婉轉稟告較為妥當,先將郭槐傳喚至開封府先行取得供狀,而後才能向仁宗稟奏。因劉后心知肚明,故不會輕易放人,於是陳琳只能詐稱受寇珠家屬之托申領遺眷補償,故意表現為很為難的樣子向仁宗乞援,仁宗不明內情當即下旨令郭槐前往開封府作證。劉后頓覺不妙,想去見仁宗,要他收回成命,卻被郭槐阻止,生怕包拯以此為藉口大做文章,自認矢口否認當年罪行包拯定將無可奈何,劉后乃派宮廷衛隊同往。
包拯以攻心之策讓陳琳前往大牢探監,逼郭槐說出當時真相,促其認罪,可郭槐卻對當年之事矢口否認,更深信包拯不會在無憑無據的情況下將陳琳斬首,無功而返。然而包拯卻察覺郭槐對鬼神之說倒深信不疑。郭槐來府衙之前和劉后商議,入夜前若不返回宮中,則會降旨前往開封要人,為以防萬一,展昭特地前往八王爺府,請八王爺親臨開封以對抗劉后懿旨。
包拯借機呈上狀紙,將當年狸貓換太子全案來龍去脈向仁宗稟奏,並告訴仁宗當時看到在劉后宮中的那位老夫人便是其生母,要求仁宗即刻認母。仁宗乍聞身世之謎久久難以平息心中震撼,包拯則不可坐視不理,極力說服仁宗,仁宗大怒,令包拯不准過問皇家之事,包拯大膽進言竟遭逐出宮去。原來仁宗生性至孝,二十多年來視劉后如同親生母親一般,從未懷疑過自己的身世,生育之恩與養育之情矛盾兩難。包拯回府後向八王爺和李妃說明了事情的經過,望能給仁宗些時間來消化這件事情,李妃因仁宗拖延將她接進宮去一事不悅。
又值秋決之期,依律每年遭判死罪之囚由地方官府造冊上報開封府勾決,包拯正在審閱勾決名冊之時,卻發現開封府轄下商州有一士兵孫強搶奪民財被判死刑,案卷之中並未陳述孫強犯案動機便草草審結,包拯向來以人命關天自律以免誤判,又因商州馬軍指揮沈讓當年更是由包拯向皇上力保,一向治軍甚嚴,怎會容許屬下犯下如果罪刑,深覺此事有疑,於是決定親赴商州查明原委。
包拯讓展昭將孫強寡母安頓妥當,正待明日傳訊楊豹。此時李全卻到沈讓處通風報信,告之包拯此次前來商州目地在重審孫強一案,誰知楊豹竟擅向李全提出要將孫強自州衙押回軍營企圖以軍法處斬,李全無力阻止只得任由楊豹將孫強帶走,包拯得知後大為惱火,立即率眾前往阻攔,力求保住孫強性命。
展昭為沈蝶的病終日記掛在心,公孫策則勸慰說若有可能不妨讓他盡份力。右衛營指揮本是楊豹之兄楊彪,沈讓親率二人攜帶二營餉冊來見包拯,公孫策在初步清查後發現,證實官兵均已按月簽收並無拖欠軍餉之事。為顯清白楊彪楊豹自請入獄靜候包拯查明此案。包拯心知有異乃順勢將二人暫時押入牢中監管,再仔細核對餉冊及升遷調補文書以查明真偽。
楊氏兄弟雖被關在牢中,卻並非在押人犯,頗受禮遇。包拯並不急於將他們治罪,而是讓張龍趙虎再赴左右衛營遍詢官兵,取得實證後再辦。包拯心知楊彪楊豹自認餉冊可以蒙混過關無需再殺孫強滅口,兇手必定另有其人,卻顯然與二人有關,故而暫不追究偽造餉冊之事,以不審不問的方式讓二人自亂陣腳。
包拯將楊彪楊豹以合謀殺人罪嫌列為重犯,二人由自請入獄頓時變為正式收押。包拯把楊氏兄弟因涉及兩起命案而被正式關押大牢,以靜制動之策必有所獲。李全則又去馬軍將此情況告之沈讓。公孫策為沈蝶拖術前精心準備,務必保持驛館內的肅靜,所有人不得任意走動,更不得接近廂房,展昭則有門外守候,公孫策冒險施術進行的非常順利,若能安然渡過今夜便能痊癒,眾人欣喜,展昭更是照顧有加,寸步不離。
沈讓得知沈蝶的絕症已治好,非但同意二人交往而且對展昭的人品頗為滿意,並在驛館內與展昭切磋武功,之後便前去拜見包拯,包拯為他和展昭之間能化解芥蒂十分欣慰,沈讓因前日私自去大牢探視楊氏兄弟而特地向包拯請罪,包拯在瞭解實情後決定不予追究。
沈蝶的身體恢復的很快,公孫策也建議經常出來走動。楊豹衝動之下以揭發沈讓為要脅,沈讓不為所動,二人因為唯恐遭到暗害連牢中飲食都不敢沾唇。李全深怕出事將此事稟告包拯,包拯則懷疑二人曾經受到威脅。武進要求在牢中結束他們的性命,卻被沈讓拒絕,聲稱無憑無證暫且安全,而馬場的那些寶馬卻成為隱憂,要求武進另找處所安置牠們。
展昭終於決定將沈蝶送回府去以便專心查案,沈蝶並未在意且慶倖展昭能為包拯盡力故而欣然回府,然而沈讓對於沈蝶的突然回府感到驚訝,因而有了警惕,心知包拯已對他產生了懷疑,本想借沈蝶住在驛館之際,查探驛館內的情況也就此打住。
經公孫策查閱帳冊後,將商州馬軍歷年來購軍馬的帳目記錄在冊,果然發現軍馬的確新購千匹而且買價明顯偏高,倘若從中牟利則暴利可觀,但因劣馬或良駒各人認知不同,所以是否賤馬貴報不得而知,而與馬販接頭購買全由武進經手,包拯乃決定從武進身上著手,關於武進的背景也同時進行清查。
包拯將武進承認罪行一事讓公孫策轉達沈讓,沈讓的反應則痛斥他們為害群之馬。知州李全原本就顢頇無能,竟然背著包拯提審武進,偏又在言語中透露二日之內包拯便可取證查辦武進同夥,武進知道指的必是沈讓,於是越獄而去警告沈讓,包拯得知後十分詫異,認為武進既有了必死之心,又何故要逃呢,想必定是有非逃不可的理由。
沈蝶為沈讓犯下的罪行十分難過,沈讓並不想因為他的事而影響了沈蝶與展昭之間的事,坦言就算日後被包拯查到什麼證據要將他定罪,也決不會讓沈蝶去向展昭求情,兩人交談後不歡而其散。沈讓至此仍不肯捨棄寶馬離開商州,亦不許武進傷害包拯,武進為替沈讓解除危機不惜行刺包拯,卻在四衛及府兵合力護衛下無功而返。
展昭終將帳冊帶回驛館交與公孫策。經過仔細比對,確認沈讓的確違法貪瀆,賤馬貴買,以少報多,從中收取了賄金,於是前往馬場與包拯會合,準備拘捕沈讓。展昭要求先去馬場,包拯一行緩行,當展昭到達馬場後,沈讓早已在等候展昭,並要求與展昭一較高下,展昭畢竟技高一籌勝過沈讓,二人再換馬戰,沈讓果然盡顯大將之風,連展昭都落入下風。
登州知州程元與四海錢莊莊主李坤,官商勾結,魚肉百姓,為所欲為,通判陸欣因查得他們罪證,密報朝廷反而遭到殺害,並被謊報急病暴死。只因程元為龐太師外甥龐貴妃表兄,仁宗欲查幾任通判皆死于任上之謎,卻因群臣面對權貴勢必敷衍了事,特派包拯以勘查邊境海防軍務為主,兼察登州州政為輔之名前往登州調查此案,並確保新上任通判的安全。
唐真抵達登州後,程元特地設下宴席款待唐真一行人,迎賓樓外張燈結綵熱鬧非常,車水馬龍人聲喧嚷。邀宴排場非常奢侈,唐真還在猶豫是否入內,程元已由內出來,一見唐真慌忙迎上,展雲半推半送的硬把唐真請進門內。廳中佈置富麗豪華幾張圓桌均已坐滿,店夥上酒菜。程元將唐真帶入廳中揚聲向全場介紹。
展雲讓羽竹賭,自己卻在一旁看,一連贏了好幾把,引起了段五的注意,更是與段五產生衝突,此時登州捕頭朱剛卻趕至賭坊為雙方化解,於是更加確信州衙與李坤等人確有官商勾結之事實,朱剛將此事回稟程元,程元大贊,認為展雲很可能是打通唐真的一條捷徑。段五對今日在賭坊一事十分生氣,李坤讓嚴冬去查清展雲的底細,方便日後行事,段五不悅。
展雲帶羽竹前往錢莊和李坤手下錢莊掌櫃欲與刁贊見面,待看清是展雲,刁贊立即轉為笑臉忙坐下,言談之中展雲故意透露與李坤有合作之可能,然而展雲的話中之意,刁贊又怎會不明白誘使李坤誤認唐真委託展雲收取好處。包拯令公孫策將銅錢熔化,果然查出其中銅的份量確實減少,可以從中獲利的數目也相當可觀,公孫策認為追查的方向應從使用大量銅錢的地方著手。
程元因包拯的到來變得十分忐忑不安,李坤卻毫不在乎,並稱程元在朝中有龐太師和龐妃勢力不用懼怕包拯,只要敷衍包拯視查州政即可。同時發現徐謙竟已突然暴斃停屍在州衙內。包拯直趨州衙程元惶恐接待,包拯認為徐謙之死必有隱情,故派公孫策驗屍,結果發現徐謙竟然也是死於『無影散』之毒,在程元面前卻故作不知只說乃是死於壽終正寢。
公孫策讓唐福安排與幾位退休官司員在外面見面,以瞭解案情。地點約在杜偉開的私塾之內,眾老者均將所見所聞知無不言的向公孫策說明。展昭同時也查出嚴冬實為遼東嚴三刀後人,那嚴家造福鄉里享有盛名,卻不知為何會助李坤為惡。唐真康復的很快,可以在院子裡隨處走走,展雲為之大喜,展昭卻是一頭霧水,公孫策笑了笑卻未將展雲對唐真有好感之事點明。
包拯在冶煉廠發現在新鑄好的銅錢,精神為之一振,程元卻大惑不解。展雲與杜偉先行,唐福與唐真隨後就到藏糧食的地方,果然查得贓糧並將前來阻止的朱剛扣押。唐真本以為此次程元可難逃法網了,可不知包拯在回衙後卻未對程元追究,僅是將朱剛帶回大牢,並責令由程元負責看管,眾人均覺詫異,連公孫都覺包拯此舉不可思議,原來並非如此,包拯認為程元既與李坤勾結,便欲從程元身上查出李坤的罪行。
龐太師在京城接獲程元急函大驚失色忙入宮求見龐妃,偋退眾人之後將包拯在登州拘捕程元之事提出,要求龐妃向仁宗請旨,阻止包拯審訊程元,龐妃本有礙難之意,龐太師卻利用父女之情逼得龐妃勉強同意,由於聖旨並非即時可下龐太師於是立刻啟程先赴登州,意圖阻止包拯以待聖旨。
包拯聽完李坤的反應之後沉思片刻,沒料到李坤的態度會如此狂妄,包拯為向李坤施壓決定剷除其手下爪牙首先由段五著手,張龍趙虎率領官兵前往賭坊拘提段五回衙問話,段五猶想仗勢拒捕,展昭再次出現在賭坊,段五心知絕非展昭對手,只得束手就擒,李坤得報不禁疑心大起。
唐真等人帶著大隊官兵來到錢莊門口,正式對四海錢莊進行搜查,赫然查出三十餘袋假銅錢將刁贊帶回審訊,刁贊為求自保坦承私鑄銅錢並願用帳冊錢範交換減刑,包拯於是採納刁贊的方法,放他回錢莊取證物。刁贊佯裝無事去見李坤,但李坤早已對他生疑,再令嚴冬格殺刁贊,嚴冬殺了刁贊後,卻故意留下帳冊和錢範供包拯依此證物查辦李坤。
龐太師在包拯升堂前趕到登州試圖阻止包拯審訊程元,包拯卻以聖旨尚未下達開審,將朱剛收監十年並服勞役,而將程元、李坤二人正法。此案已算了結。展昭為嚴冬之死感到可惜,杜偉及三位老者都因包拯的鐵面無私而致謝包拯,包拯則交待幾位大人今後要協助唐真將登州事務儘快納入正軌。展雲終於走出情感陰霾將對唐真的感情轉化為友情,眾人皆感欣慰。
青州山區有一座不為人知的金礦,礦場在官兵的監管之下,礦工們苦不堪言。原來此礦乃是違法盜採之礦,礦工大多都是無辜的百姓,被強行押上山。有些人竟然已經被關押在此三年之久,並且不允許出礦場半步。礦工們若是想逃跑,官兵們奉令格殺勿論。
青州的京東東路經略安撫使張沖得知包拯要來青州後,命屬下等特別注意城中治安,他不希望包拯在青州期間發生任何刑案。包拯一行人經過數日顛簸終於到了青州,展昭先行微服至民間查訪,包拯見過京東東路安撫使張沖後直驅柴王爺府;老友重逢之後份外欣喜,婉兒也適時向柴王爺提出了要替柴玉治病之事,柴王爺感慨良多。原來柴玉平時性格溫順平和,行事卻頗有主見。
展昭為了查清鎮上居民關進大牢便無故失蹤的事,決定夜探州衙。可當展昭潛入大牢後卻發現大牢之中空無一名囚犯,通過威逼牢中衙役才知道,原來囚犯皆被官兵帶走了。展昭回譯官將這一情況稟告包拯,包拯分析極有可能是州衙與青州禁軍之間相互勾結私採金礦,於是對張沖展開了調查。張沖表面上中規中矩,儼然是個盡忠職守兩袖清風的清官,實則州衙捕頭郭北與青州步軍指揮范永會以州衙囚犯為礦工,並以官礦之名瞞住步軍虎賁營全營官兵負責監管採礦之事,正是張沖所指派。
婉兒在為柴玉治病期間,雙方情愫暗生,雖然兩人之間並未挑明但柴王府的總管柴祿卻已察覺到,並且暗自祝福。包拯命展昭在坊間尋找所有失蹤礦工的家屬,並安排日後指證。當然,這項任務就由茶館的林旺和小寶義不容辭的接下。礦坑坍塌事件死傷嚴重,導致採礦進度大大地落後,張沖心急如焚,責令範永儘快復工,范永則不惜讓礦場的礦工冒險搶修。
正在展昭與田青等人苦苦尋找礦脈之時,終於在山中巧遇曾經救過田青性命的樵夫,經過樵夫指路,展昭終於查到礦場所在地,並偶遇小白,展昭囑咐他設法取得官兵腰牌以為憑證。包拯為了要等待田青查出礦場所在地,因此在視察州務上並不急迫。由展昭從山上帶回來的礦石經公孫策辨認後也被確認就是金礦,於是包拯便正式向張沖提出要視察青州獄政,張沖心驚不已,命郭北連夜假造紀錄,以堙滅將囚犯帶進礦場之事實。
小白終於設法取得了礦場官兵的腰牌並在約定的時間交給了展昭,展昭一看在礦場看守的官兵果然就是虎賁營的官兵。在包拯等人未採取行動之前,包拯命張龍趙虎留在驛館之中待命,要特別注意不得讓田青離開驛館更不可讓外人擅入,若是此刻田青的行蹤洩露將對全案有極大的影響。
婉兒在知道整個案件之後非常驚訝,但同時也希望奉獻自己的一絲力量,如果礦工可以被解救出來,她願意為長期被禁錮的礦工們醫療診治。次日包拯至州衙要求張沖同赴礦場,張沖早已準備妥當。包拯率領眾人來到礦場,范永依照張沖的指示意圖將罪行推到虎賁營指揮劉通身上,謂劉通等人拒捕被殺。
被釋放的無辜礦工高興返鄉,老郝、老李、小白也與田青在茶館聚會,田青見丁大嬸心智已失不忍告知丁忠早已在礦場被害,假冒自己就是丁忠甘心侍奉。婉兒利用給柴玉治病之余親自替礦工醫治傷病,然而此時柴玉竟向柴王爺提出向婉兒提親之意,柴王爺方知柴玉對婉兒用情已深,柴王爺猶在擔心婉兒是否首肯,柴玉卻信心十足認定她必會同意。
礦場一案的善後工作總算告一段落,包拯決定要開始追查已開採提煉的黃金下落。張龍趙虎等回到驛館回報,在郊外的山神廟裡發現了郭北和他手下的屍體,而且用的凶刀是郭北自己的配刀,根據屍首的判斷,死了至少已經三天了。郭北武功不差,而能讓他主動交出配刀的,也只有張沖可以做得到。
而此時婉兒則在羊皮背面發現了與柴玉所贈針盒上相同的柴家標記,包拯依此證據推論此案必與王爺府有關,以張沖等人的計畫之周密,想必明白一旦案發,必定會要查黃金的藏處,放眼青州城何處不會去查、不敢去查,除了王府之外別無他。並且聽小王爺的侍童說,張沖去柴府都是和柴總管見面,而最近他到王府的次數也明顯地增加了。
展昭夜探王府,公孫策十分擔心,一再囑咐展昭行事要謹慎,展昭則不以為然,反而替婉兒擔心,公孫不能確定是否該在此時將婉兒與柴玉之間的事告訴展昭,於是只好緩兵。為了讓包拯斷了追查的線索,柴祿要張沖離開青州,張沖則認為只有看好那些黃金不漏半點口風,包拯就無法扯上王府。展昭終於在王府的庫房內找到了堆積如山的金磚。包拯此時有金磚在手,為了不引起柴祿的懷疑,決定明日先以張沖到驛館來當面聽取處置為由,將他引到驛館來。
柴玉未曾想到曾經送給婉兒的針盒會成為今天包拯查案的線索,不盡回想過去。婉兒內心百般矛盾掙扎,前思後想,終於鼓足勇氣直向包拯,此時包拯正在驛館廳中研究案情,對於張沖為何不惜送命也要保護的人始終猜不透,此時婉兒卻向包拯舉報了柴玉與張沖、柴祿之間的可疑行跡,更指出柴玉才是此事的主謀,婉兒含淚將真相說出,包拯等人方才恍然大悟。
柴玉站在廳中,聽候包拯的詢問。柴玉在談話之中仍沒有任何悔意,更是與大宋開國皇帝作比較,讓包拯始料未及,柴玉終於說出採金所得乃是為了籌措軍費,復興大周,柴玉之話乍聽之下似乎言之成理,實則卻全都是狡辯之詞。包拯以春秋大義相責,柴玉幾經辯駁方明改朝換代民心向背之理終伏首認罪。包拯升堂,柴祿因盜採金礦藏匿贓物、合謀殺人之罪判鍘刀之刑。
書生陳世美中舉為新科狀元,奉旨遊京,風光無限。陳世美文采人品均獲太后賞識,意欲招為樂平公主駙馬,仁宗命八王爺前去做媒將之招為駙馬,朝野同慶。公主與駙馬成親三月正欲去答謝八王爺大媒之際,公主身體有恙,陳世美一人前往,八王爺對世美的待人接物甚為滿意,並要親筆繪製一幅“百子千孫”圖贈與二人,祝其早生貴子。
包拯招來香蓮問話,瞭解案情細節。包拯聽香蓮敘述了她在陳家的所有經歷,陳父陳母為能讓孫子有多一點糧食吃,兩位老人竟然狠下心來選擇了自盡這條路,包拯不禁動容,但因陳世美在高中狀元以後,並沒有向原籍通報喜訊,懷疑香蓮口中的陳世美乃是同名同姓之人,駙馬並非其夫婿。駙馬府內,御醫恭喜駙馬公主已有孕在身。
八王爺看到書房的卷軸,瞬間渾身一震心緒久久不能平息,往日情景不禁浮上眼前。憶起與馬幫白羚的往事並發現“明日午時,十里亭前”的字條,八王爺著便服赴約,展昭暗自尾隨。包拯前往丞相府稟明八王爺對此事的態度,並向王丞相詢問新科狀元陳世美的學籍,得知其祖籍並非廬州府舒城縣陳家村而是合肥人氏,包拯大驚。
包拯見到陳春後要求親自帶地保去駙馬府認人。陳春被駙馬府的總管太監魏明收買,陳春乍見陳世美一驚,但陳世美與魏明交換了一下眼神,面露坦言之色。陳春當場認定的確不是同一人,但包拯覺得其中必有蹊蹺。駙馬本應大感不快,但卻欣然配合毫無異議。香蓮亦從陳春口中得知駙馬並非其夫婿陳世美,不禁失望之極。駙馬府內,陳世美質問太監魏明為何陳春會來此地認人,魏明坦然以對。
白大當家告知歐陽春白羚在兩年前已經去世,歐陽春大驚,為完成當年的約定白大當家替白羚一戰但敗于歐陽春刀下,至此卻成就了二人的友誼,歐陽春亦結束漂泊的江湖之路而留在馬幫並接替了馬幫幫主之位,如今再將幫主之位傳于白小雙以成祖業。歐陽春擔心小雙情緒激動之下會對八王爺不利,與展昭火速趕完墳地,願白小雙與八王爺就此可以解開這個心結。八王爺在白羚的墳前終於知道了白小雙就是自己的親生女兒和白羚的死因。
樹林內,魏明帶領韓琪殺了陳春滅口。白小雙從八王爺的言辭中得知八王爺其實是深愛白羚的,當年也要娶白羚,心結終解。白羚墳前,白小雙已原諒八王爺,但仍選擇做一個江湖人,並告知八王爺可隨時來馬幫看望她。展昭護送八王爺回府,途中與八王爺袒露自己也曾在感情上受到傷害,八王爺聽後有所釋懷。仁宗質問包拯關於八王爺擅自離京及包拯查駙馬一事,包拯坦言有所過失,願意去駙馬府致歉,仁宗對於包拯知錯能認十分讚賞。
包拯要求香蓮做人證但如果證實是陳世美,要忍耐不動聲色,秦香蓮下定決心答應了包大人。包拯請求王丞相幫忙將陳世美邀來丞相府作客而包拯作陪,令秦香蓮裝扮成侍女前來奉茶,如此一來令二人相見,相爺應允。香蓮從公孫先生口中知道若駙馬真是夫婿陳世美,依律當判死刑,香蓮大驚失色,公孫先生要香蓮慎重考慮。
陳世美從丞相府回來之後便獨坐院中情緒複雜且憂心不已,公主不禁擔心起來,陳世美只得編造一套說詞。秦香蓮隻身前往駙馬府,秦香蓮向魏明說明此次來駙馬府的目的後,在魏明的安排下與陳世美在柴房中相見。秦香蓮訴說盡家鄉慘狀和滿腹冤屈,陳世美內疚不已,雙目含淚渾身虛脫站立不穩,雙膝一軟跪倒於地。
正在生死關頭之際,秦香蓮逼問韓琪究竟是誰派來殺害他們,韓琪告知是魏明,但駙馬也知道此事。香蓮悲嘆自己怎麼嫁了那樣一個殺妻滅子禽獸不如的陳世美,韓琪聞言義憤填膺但卻左右為難,為了回報魏明的恩情,韓琪橫刀自盡,死前卻告知香蓮回府後引包拯來此地,因為地下埋著兩具屍骨,說完話韓琪橫刀引頸竟然自盡在當場。
公主的即時來到,硬是將駙馬救回了府中,包拯也並未上前阻止。回到府上,陳世美見事已至此,再難隱瞞公主,只好將自己所做之事全盤托出,公主淚流滿面有如晴天霹靂,情緒幾近崩潰。魏明不忍見公主如此傷心,於是獻計讓公主和駙馬進宮,請太后出面救駙馬,公主為了腹中孩兒,不忍心自己的孩子在娘胎之中就失去了父親,只好進宮向太后求情。
之後地保陳春的死則是因為,為了不讓駙馬身份被拆穿,只好接受了陳春的勒索,讓他向包拯做了偽證。而那陳春需索無度再次開口勒索,為免後患所以殺他滅口。魏明更一口咬定是他派韓琪追殺秦香蓮母子,駙馬全不知情。包拯將魏明打入大牢聽候再審,魏明卻一再強調所有事情與駙馬無關,而包拯卻不這麼認為,魏明大驚失色方知弄巧成拙。
太后宣香蓮進宮,想用情感動香蓮,讓其撤銷告訴,並稱會由皇室給出一筆龐大的財務,讓秦香蓮母子能過上富裕的生活,撫養孩子長大成人。香蓮表明自己要的只是公道,並非富裕的生活,太后大怒,秦香蓮卻默然不語。回府後,香蓮向包拯稟明自己願意撤銷告訴,希望包拯可以准秦香蓮帶著兒女回鄉,並稱就連包拯也無法還自己一個公道,她又何必再喊冤。
陳世美在堂上故作鎮定,還是死不改口,不認妻子,不悔其罪。未料包拯竟然一步步設下圈套,無奈之下也只能硬撐。包拯大怒,以冒名頂替停妻再娶、欺瞞皇親欺君罔上的罪名將陳世美入罪。包拯有力的陳述了其罪狀後吩咐龍頭鍘伺候。千鈞一髮之際,太后與公主駕臨,命包拯暫且放人,聲稱駙馬乃是皇親國戚包拯無權審他為由,拖延時間,等候皇帝特赦令。